新闻资讯
NEWS AND INFORMATION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本土企业突破新能源商用车离合总泵技术,市场份额稳步提升​

2025-08-25

2025 年 8 月 25 日,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国内离合器总泵市场规模达 32.1 亿元,同比增长 6.8%,其中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相关产品销量同比激增 34.5%,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。这一趋势背后,本土企业在新能源适配技术上的突破功不可没。

作为国内离合器总泵领域的重要参与者,宁波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,其自主研发的 “适配新能源商用车的低功耗离合总泵” 已通过国内头部主机厂验证,正式批量配套某品牌纯电动重卡车型。该产品采用新型电磁控制模块,相比传统液压离合总泵,能耗降低 28%,响应速度提升 15%,同时通过优化密封结构设计,将使用寿命延长至 80 万公里,远超行业平均的 50 万公里标准。据宁波华翔技术负责人介绍,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 3 项,实用新型专利 5 项,目前产能已提升至每月 2 万台,可满足主流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配套需求。

从市场格局来看,2025 年上半年本土品牌在离合器总泵市场的占有率已从 2023 年的 58% 提升至 65%,其中新能源领域本土品牌占比更是高达 72%。这一变化不仅得益于技术突破,也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。今年初,工信部发布的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提升计划(2025-2028 年)》明确提出,对新能源商用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 90% 以上的企业,给予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,进一步推动本土企业加大创新投入。

在售后市场方面,随着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突破 120 万辆,二手新能源商用车交易量同比增长 42%,带动离合总泵售后替换需求增长 29%。京东汽车后市场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离合总泵更换订单中,本土品牌产品的复购率达 81%,较传统燃油车领域高出 13 个百分点,反映出市场对本土品牌技术可靠性的认可。

不过,行业仍面临挑战。国内某头部零部件企业采购负责人表示,新能源离合总泵核心的电磁传感器目前仍有 30% 依赖进口,受国际供应链波动影响,采购成本较 2024 年上涨 8%。为此,多家本土企业已启动国产化替代研发,预计 2026 年可实现电磁传感器 100% 自主生产,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稳定性。

行业分析师指出,随着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,以及本土企业在低功耗、长寿命技术上的不断突破,未来 3 年国内离合器总泵市场将保持 7%-9% 的年均增速,其中新能源领域占比有望在 2027 年突破 50%,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引擎。


微信二维码
联系我们
  • 0577-86374519
  • 手机号码:+86 13906658267
  • 地址: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滨海二路
  • © 2025 温州市正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